直播吧8月4日讯 中国女足在世界杯小组出局,最后一场比赛1-6惨败给英格兰后更是引发一阵热议。《新华社》撰文通过三件事谈到了中国女足。
新华社表示,客观来说,中国女足已经不代表顶级的世界女足水平了。哪怕这次少丢几个球,甚至小组出了线,都无法掩盖中国女足衰退的现实。
小事一:陈婉婷看不到的录像
陈婉婷此前在采访中表示,在中国女超联赛中,她很难看到自己需要的录像资料。给她提供的录像材料,只是电视转播视角下的镜头素材,而不是教练需要的全场素材。“球迷和教练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对队伍、球员进行分析,电视视频并不完整。”陈婉婷说。
小事二:前国脚的后路
一位接受过新华社记者采访的女足前国脚坦言,自己退役后还是会回到体制内,进体育局或体工队。女足国脚退役后前路难,她们只能寄希望于编制。而即便千辛万苦获得编制之后,到底还与足球、女足有多少关联,对于大部分球员而言是一个谜。以往的少体校体系在足球方面已经不太灵光了,而新的体系尚未发挥出预期的功效,中国女子足球的发展,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圈地自萌”。这种循环下,在以往体系的红利被吃干抹净之后,今天“铿锵玫瑰”的筋骨又靠什么来支撑呢?
小事三:一支半职业女足的狂欢
中国女足开始本届世界杯比赛前,曾在阿德莱德的彗星俱乐部训练。俱乐部主席吉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俱乐部男女足都有,俱乐部设立一个狂欢日,通常大概有170支队伍会来参加,会有接近4000名观众来这里度周末,这对他们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而彗星俱乐部参加的仅仅是南澳大利亚州的半职业比赛。女超联赛前十轮60场比赛,总计观众73364人次,场均1222人次。看似还有部分观众,但据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俱乐部基本以组织球迷观赛为主。女超“霸主”武汉车谷江大一场比赛也就几百名观众。
中国女足俱乐部的运营之难由此可见。而女足方面基本都是投入,纯靠赞助和拨款支撑,在国内足球行业不景气的今天,这种支撑显得尤其艰难。
国内的女足依然是养在深闺。她们的任务,除了国字号集训和赛事、联赛等,主要就是全运会,和社会层面的沟通还处于起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