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最好的车是什么车?是幽灵跑车柯尼塞格还是五千万起步的西尔贝?是拥有航空发动机的宾利还是纯手工打造的帕加尼?为什么都是国外生产的?就没有“中国造”的豪车吗?当然有!今天咱们就来介绍一架生产于两千多年的“中国造豪车”。
这车谁的?
这车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座驾。秦始皇是秦庄襄王的中子,是庄襄王在赵国时,与吕不韦的小妾赵姬生的孩子。也有一说,赵姬在许给庄襄王之前就已经怀上了秦始皇。按此说法,秦始皇就是吕不韦的儿子。至于哪种说法是真,早已不可考。
不过庄襄王临终时,能将王位传给秦始皇,说明秦始皇的血统是纯正的。公元前247年,庄襄王驾崩,秦始皇嬴政继位秦王,年仅十三岁。秦始皇继位后,便册封吕不韦为“仲父”。由于当时嬴政年纪尚小,国家大事皆有吕不韦把控。随着嬴政日益年长,吕不韦为了继续把控朝廷,转移嬴政的注意力,于是就将假宦官嫪毐送给了太后赵姬。深宫寂寞,嫪毐正好弥补了赵姬的空虚。为方便偷情,两人还与吕不韦合谋,借口太后寝宫风水不好,搬到了离宫居住。
在与太后产下两个私生子后,嫪毐野心逐渐凸显。他四处以秦始皇假父自居,发展势力,最后竟到了与吕不韦共掌政权的地步。搬石头砸自己脚的吕不韦眼见形势不妙,连忙向将要及时的秦始皇揭发了赵姬与嫪毐的奸情。这也为秦始皇夺回权力提供了借口。嫪毐在得知暴露后,匆忙发动政变,但却被早有准备的秦始皇一举歼灭。嫪毐虽然侥幸逃跑,但不久就被秦始皇抓到了。
秦始皇不仅车裂了嫪毐,还圈禁了赵姬,更是摔死了两人的两个私生子。处理了嫪毐,秦始皇距离夺回政权就差一个吕不韦了。仅仅一年,秦始皇就成功罢免了吕不韦的相职,并且逼其自杀。至此,秦始皇完全掌控了秦国。但他并不满足,他要的是全天下。此后十年,秦始皇离间合纵,陆续兼并了六国,统一天下。坐拥天下的秦始皇在为自己修建陵墓时,命人打造了这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豪车”。
为什么制造这架豪车?
这架豪车的问世是单纯为了炫富吗?当然不是。秦始皇打造它主要是为了方便巡游和防止刺杀。秦始皇杀六国国君,奴役六国人民,是六国旧人不共戴天的仇敌。因此,无论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期间,还是坐拥天下之后,刺杀他的人就从来没有断绝过。公元前227年,秦始皇大军压境。燕国太子丹穿白衣,于易水边送别壮士荆轲,以做最后一搏。奈何荆轲手里淬了毒的匕首并没能如愿刺入秦始皇的躯体。
虽然荆轲最后被乱刀砍死了,但秦始皇也是割断袖子才得以脱险。荆轲死后,他的好友高渐离为了替其报仇,不惜改姓更名,废弃双眼,献乐秦始皇。但这一次,秦始皇又侥幸躲过了高渐离手中灌满铅的筑。接二连三的刺杀并没有让自高自傲的秦始皇畏惧。相反,为了使六国旧民从心里臣服,同时也为了寻仙问药,秦始皇在统一后的第二年就开始频频出巡。而秦始皇的每次巡游,都是身负国仇家恨的六国遗民的绝佳机会。
装备精良的随身卫队也不能让刺客们知难而退。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巡游的时候,就险些被埋伏的张良砸死。当时秦始皇的队伍刚到达阳武南边的博浪沙,就见空中飞来一柄大铁锤,一下子就将副车砸了个车毁人亡。不过当时秦始皇并不在副车之中。机警的张良见一击未中,立刻就逃走了。搜寻无果的秦始皇雷霆震怒,竟杀尽了博浪沙方圆三里内的所有人。此次刺杀也让秦始皇更加注重自己乘坐车架的实用性,因此才有了兵马俑中的这架“豪车”。
什么样的车?
当时的“天下首富”秦始皇给自己造的这架马车是青铜制成的。虽然现在青铜不值什么钱,但在秦朝,青铜可是制作武器、祭器的专用材料。普通人家里根本就没有!可以说这架铜马车在当时就相当于现在迪拜王子的纯金跑车!不仅材质稀有,就连马车的外形也契合了当时“天圆地方”的认知。
马车身上的花纹精美、细致,矗立的马儿栩栩如生。如果你见过这架马车,一定会被它的花式、雕刻惊艳到!与墓葬中真人大小的兵马俑相比,这架马车虽然只有真正马车的一半大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工艺粗劣。相反,越小的物件,越考验工匠的手艺。出土时,考古学家一共发现了3000多块青铜碎片,耗时8年才修复完成。
可见这架马车工艺之复杂。而且它的立车和安车两部分都是空心设计,这大大减轻了车身重量,能使马车行驶速度更快!此外,这架马车最出彩的地方是它的青铜机关伞。机关伞构造巧妙。伞座和伞柄以自锁式闭锁相连,可以轻松打开和锁死。伞座上还有调节角度的机关,能够根据太阳的方位调节青铜伞的位置。伞柄上还有扣锁杆,可以有效防止伞柄在马车剧烈晃动时折断。
伞柄和伞盖的连接处更是采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铜齿轮,可以让伞柄均匀承受伞盖的重量。除了这些巧妙设计外,这把青铜伞还可以用来御敌。伞柄内藏有利器,随时可以变换成一把长矛。而伞盖也可以当做盾牌来使用。除此之外,秦始皇的这架“豪车”对于研究当时的青铜冶炼结束、雕刻技术、机关技术等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可以说,这架马车是中国的“无价之宝”!
结语:怎么样,见识了咱们自己国家的“豪车”你还羡慕外国的吗?虽然这架“豪车”没有流线型的车身,没有舒适的座椅,也不能用来炸街,但它却无声地诉说着两千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展示着两千多年前的工匠技艺,呈现着那个动荡年代的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