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体育中考还有三个月,这几十分又得难倒一批孩子,但也成了体育培训最好过的日子。」
▂
文 / 王沈童
编 / 李禄源
「体育那几十分想拿全,难于上青天。」
想到几个月后的体育中考,部分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就戴上了痛苦面具,考试虽然跟玩不一样,但谁也不想再这种「练就有效」的事情上丢了分。不仅学生,家长们也各有苦衷,「不行就报个班,突击一下」成为了年后不少家庭的首选。
家长的力不从心促成了体育培训机构的商机。这种现象在「双减」之后已是常态,今年尤为明显。
春节档看完《热辣滚烫》,家长的焦虑情绪更重了
春节假期的电影院,荧幕上正放着《热辣滚烫》里贾玲挥汗如雨的画面,对面座位上却传来了家长的唠叨:「贾玲那么胖都能瘦,你能不能对自己也狠狠心」「马上开学了,800米能跑下来了?仰卧起坐能做几个?别最后因为体育拉分」……
刷屏了整个春节档的贾玲瘦身等相关话题,刺激的不止期望「减重去油」的上班族,还有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热辣滚烫》的火热,无意间放大了中考家庭的焦虑情绪。
这种普遍的焦虑情绪是从2019年开始的。那一年,有关部门发文强调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监测制度;同样是在那一年,云南省率先发力,「体育中考100分」面世,全国各省随后纷纷跟上脚步。
改革是在满堂喝彩中推进与落地的。毕竟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越来越弱、肥胖率和近视率越来越高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少年强则国强」等思想也在越来越多家长心中得到认可。
但一系列实质性的变化轰然落到学生头上,家长们还是急了——之前没有过多在意体育培训,坚决不能让孩子的进步被与生俱来的运动本能拖了后腿,体育鸡娃在全国遍地开花。
如果说以前大多数家庭就只有「报班特训」这一种选择,那么今年《热辣滚烫》的爆火,又给部分家长提供了新的思路——精神激励,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前文电影院中的一幕。
除此之外,在交流中我们还发现,不少家长会主动查询网络上流传的「贾玲减肥食谱」「贾玲健身计划」等内容,全家齐上阵,带领孩子一起攻克难关。
然而绝大多数家长并非专业,并且复工后再难抽出精力,折腾了一个假期收效甚微,还容易闹出家庭矛盾,最后还是走上了报班突击培训的老路。
开学前夜仍在「热辣滚烫」的体育中考培训
「深呼吸,脚步别乱!」「该加速了,冲刺!」开学前夜晚上七点,氪体注意到,在北京地坛体育场的跑道上,仍能看到有教练在带着几个孩子测试1000米,而在不远处的看台上,则是给孩子拿着暖水壶、书包和衣物的家长们。
一位家长告诉我们,「班级群里有个在大年初一就给孩子报了培训班的家长发过一句话,‘体育考试要是最后差了几分,孩子没去上理想的高中,那多可惜’。她的这句话点醒了我,孩子文化课不能落下,但体育我们也得多花点心思。」
这位家长的想法并非个例。一方面,谁都不愿让自家孩子在体育这类合格性考试上丢分,更有不少家长把中考体育测试拿满分视为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体育在中考里正在变得更「值钱」,比如在北京中考新规中,满分从660降到了530分,而体育的70分却没有改变,如此一来,体育在中考里的权重相当于变向增加。
现场另外一名家长就直言,中考体育成绩越来越重要,为了拿到这些分该花的钱就一定要花。
「我家孩子平时就喜欢看书,基本不运动,对体育项目也没啥兴趣,身体素质太差了。也就是因为今年要中考,没办法给她报了这个班,但这还是我拖着她才硬着头皮来的,想着考前能提高一分是一分。」
此外,据这位家长观察,年后到培训机构来突击考试项目的孩子明显增加了很多,大都是趁着开学前先来上体验课的。
该培训机构的徐老师则向氪体表示:「往年同期的报名情况都很理想。今年我们仍然是按体育中考项目进行课程细分,然后每个项目又按孩子年龄分为两个班次,一个是面向六年级、初一的基础班,另一个是针对初二、初三孩子的冲刺班。像是必选项目里1000米/800米跑步体能训练班、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力量训练班,都是报名人数最多的。」
体育在中考占比中的重要性被家长们所看到,也为整个体育培训市场带来了商机,类似很多打着中考体育培训招牌的机构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
以北京为例,在大众点评或美团等平台搜索「中考体育培训」关键词,能够得到海量培训机构与笔记内容等搜索结果,其中有些机构登记的校区就有七八个。仔细翻查,其实这些机构的培训内容相差无多,基本以综合能力提分项目应试技巧」为主,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一节课不等。
而相对于大多数机构提供的小、中、大班集体课程,被标记着《体考冲刺课程》的1对1教学课价格更加昂贵,平均每课时能达到500元左右,以10课时为一个套餐。但即便价格再高,还是会有家长愿意为这类课程买单,正所谓「该花的钱一定要花」。
期望通过短期突击来提高孩子体育成绩的家长越来越多,不禁让我们产生担忧——当本该一气呵成的连贯动作在学生眼里变成了一个个姿势分解,本该带来快乐与享受的身体锻炼也成了考前突击下「痛苦的运动」,中考体育和它催生下的培训课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它会对孩子以后参与体育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市场火热,体育培训怎样才能抚平家长的焦虑?
「体育不像文化课,没有什么捷径,唯有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在我们探访的过程中,有不止一位家长坚定这一观点。
还有家长表示,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让孩子接受了校园足球训练,每天放学后有固定两小时留给足球,训练完再回家,「他的体育成绩一向很好,文化课成绩几乎也能排在班里前列。到初中尽管学业压力增大,但他和原来的队友基本还保持每周出去踢一两次球,我们不拦着他,并且相信运动对他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跃动创始人、理事长李胜席也向氪体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都还踊跃报名参与体育活动,到了初中年龄段参与人数开始减少,高中就直接断崖降低。以前培养青少年运动兴趣、运动习惯的方式也都在慢慢消失,现在更多的体育中考培训机构把精力都用在了做营销上,努力去迎合应试教育家长焦虑的心态,这并不利于培养真正的体育人口。」
事实确实如此。
体育培训机构本该是以帮助孩子解决在校练习时间不足等问题而存在的,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进行动作规范和技术指导,而如果一味以「应试提分」为招牌或「短期突击」做广告,则会将很多不了解体育的家长和急于提分的孩子引向误区,认为平时不锻炼突击几个月就能解决体考分数问题,长久更不利于体育人才的培养。
除此之外,体育教育和培训同样不该是暴利行业,不应成为家庭教育支出新的负担。未来应更多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为爱好各类运动的孩子服务。
就像《热辣滚烫》,当大多数人的关注点集中于「贾玲瘦了100斤」,却忽视了在她瘦身背后,更重要的是自律自省式的运动生活,培养良好且长期的运动习惯,至于最后的目的性,则是挑战自我,而不是「成绩」或「成功」。
又一年体育中考即将到来,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正从学校操场延伸到校外的培训机构,体育中考冲刺班,又将迎来新一批顾客。
然而,站着整个体培行业角度来看,突击训练和「临时抱佛脚」的应试心态或许能够缓解部分机构一年的运营难题,并这不是长久之计。望向长远,培训机构的重心还是在于培养孩子的长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抚平家长心中的那份「体育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