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李牧不死的话,能否阻挡秦兵统一的步伐?

李牧不死的话,能否阻挡秦兵统一的步伐?

李牧自然是名将,可名将所在的庙堂是个什么样的庙堂?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李牧所在的时代是公元前243年赵悼襄王至赵王迁七年公元前229年。关于李牧的死因有三种记载:一是《史记》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二是《战国策》载:“赵王赐死,李牧自杀身死”;三是《列女传》载:“赵王迁之母倡后,淫佚不正,多受秦贿,而使王诛其良将武安君李牧”。可以说史料上关于李牧的三种死因无不跟赵国的庙堂明争暗斗扯上关系。

本人认为,司马迁《史记》中所载是较为可信的,从战国后期的赵国情形来看,不光是外部的战争激烈,庙堂内部的明争暗斗也激烈进行着。名将李牧是廉颇的“步后尘者”,李牧与廉颇虽然有才能,但是,他们的才能无不是在赵王的质疑、责备下为赵国领兵打仗的,情况紧急时就用他们,情况稍缓和时就找人代替他们,闲置不用。这就是这俩位赵国名将的境况,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记载无不透露着当时赵国后期君主的昏聩与无能。

廉颇长平被免后五年后,即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燕国趁赵国长平大败攻赵,赵王再次起用廉颇为将大破燕军。六年后,赵王令廉颇攻魏夺得魏城繁阳。赵悼襄王刚立,就启用乐乘代廉颇的位置,廉颇大怒,攻击乐乘,乐乘逃跑,廉颇也因此逃离赵国到魏国的国都大梁去,在魏大梁住下,可是魏王不敢用廉颇为魏国将领。不久,赵国被秦军围困,赵王开始想起廉颇,廉颇也想回赵效命。赵王派使者探视,不料廉颇的仇家郭开重金收买使者,让其在赵王面前诋毁廉颇,赵王信以为真以廉颇老矣,不召其回赵。此时楚王得知廉颇在魏国,便暗派使者迎接其入楚为将,楚使无功而返。廉颇死于寿春。

廉颇从长平之战因质疑被免,到抵挡燕军被启用,到领兵破魏,到被乐乘代替,再到逃往魏国,再到赵国被国困赵王又想起用廉颇,再到被暗中挑拔,最后一代名将老死于寿春。这中间,赵国的君主根本就不信任这位赫赫战功的老将军。用时是个宝,不用时是根草。

李牧的处境并不比廉颇好到哪里去,李牧在雁门抵挡匈奴时,可以说是一边建功,一边被指责的。“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文中的“让”并非礼貌的让,而是指责、批评。原因是他在抗击匈奴入侵时根据作战需要制定的规矩:“匈奴即使侵入边境来抢掠,我军应迅速退入堡垒中固守,有敢于逞能捉捕匈奴的斩首处死。”每当匈奴入侵,烽火台及时地发出警报,李牧的军队就立即退入堡,不敢同匈奴作战。像这样一连好几年,赵军没有什么损失。而匈奴认为李牧怯懦,就连赵国的士兵都以为自己的将军胆小。赵王则为此责备李牧不敢迎敌作战,李牧则依然坚持自己的防御方式。这种抵挡匈奴入侵的方式让赵王非常生气,就找人接替他担任将军。

一年多,每次匈奴一来,赵军就出来迎战。但出战屡屡失利,损失惨重。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守边。李牧回到军中,恢复了之前的规定,匈奴人一连几入侵无果。这几年李牧也没闲着,备了战车1300牺,战马13000匹,骁勇善战之士50000人,强弓手100000名,通过数次佯败,诱匈奴人倾巢而出深入包围圈,一举歼灭十万匈奴骑兵,此战后十多年匈奴人再也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

可见,李牧真乃良将。赵悼襄王元年,廉颇逃亡入魏后,赵王派李牧领兵攻燕国夺取武遂、方城。七年后,秦军攻破武遂斩首十万赵军,赵王任李牧为大将军大破秦军。此时,历史的时间点已经是秦王嬴政十三年。离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不足十年。赵王迁七年赵王宠臣郭开在秦将王翦攻赵之时向赵王告密说李牧造反,赵王相信了,就派赵蔥和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从命,被捕后斩杀。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赵国名将廉颇和李牧时,尤其在关键的时刻都讲到郭开这个名字,廉颇的“仇家郭开”在赵王再启用廉颇时起了作用;李牧在和王翦对决时,“宠臣郭开”又起了作用。是什么可以使赵国的君主在一瞬间否定这两位功劳巨大的名将的忠诚?除了昏聩,真找不到任何原因。李牧纵然不死,也顶不住赵国昏聩庙堂内部层出不穷的“绊子”和背后的“刀子”,更别说抵挡秦军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99969.html

秦兵,庙堂,廉颇,名将,李牧,匈奴,赵悼襄王,赵国,入侵,统一,消息资讯,廉颇,郭开,李牧,赵王,赵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秦兵,庙堂,廉颇,名将,李牧,匈奴,赵悼襄王,赵国,入侵,统一,消息资讯,廉颇,郭开,李牧,赵王,赵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秦兵,庙堂,廉颇,名将,李牧,匈奴,赵悼襄王,赵国,入侵,统一,消息资讯,廉颇,郭开,李牧,赵王,赵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